新年伊始,读积攒下来的报刊。在12月15日的《南方周末》《文化》专版上,读到有关“2011中国梦践行者致敬盛典”的报道。所谓的盛典,就是一台晚会,这台晚会共演了三场,第三场于2011年12月10日在广州大剧院圆满落幕。在这场演出中,除了一些老歌曲外,最精彩是四位当代名人,为全场观众上了四堂精彩的人生之课。课本的底本,是1902年张元济先生主持的商务版《新国文》《新修身》。
这套百年老课本,标榜的宗旨是“以养成共和国民之人格、道德为目的。注重独立、自尊、乐群”,“以扩国民之德量。”老课本虽然有些粗糙,却有着新式教育开创时期的拙朴,既有传统精神,又有现代意识。讲述了处事做人,修身齐家的最古老也 最恒久的常识。
这四课分别是:
第一课:亲恩·仁爱。
人出生时,饥不能自食,寒不能自衣。父母哺乳之,怀抱之。有疾,则延医诊治。及年稍长,又使入学,其劳苦如此为子女者,岂可忘其恩乎?
虎相呼而食,,鱼相濡以沫,爱其类也。凡生物俱爱其类,故人亦爱其类。
我既饱暖,当念人之饥寒。我既安乐,当念人之困厄。既念之,必有以救助之。时存此心,时行此事,是之谓博爱。
第二课:法律·自由。
凡众人集合之团体,必预定规则,故学校有学校之规则。商肆有商肆之规则。所谓国家之规则,法律是也。
所谓自由者,法律范围之自由也。笱违反法律,则刑法随之矣。
东哲之言曰:“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,吾亦无加诸人。”西哲言曰:“不侵人之自由,乃为自由。”
第三课:自助·慈善。
西谚曰:天助自助者。此实经验之良言也。自助者云,能自主自立,而不倚赖他人者也。以一国而言,多自助之人民,则其国必强盛,可断言也。
孟子曰:“人皆有不忍之心。”推其不忍之心于以赈困穷, 补不足,谓之慈善事业。仁者之用心也,有哀衿之念,无鄙夷之思。为善最乐。
第四课:爱我国·待外国。
中华,我国之国名也。自我元祖以来,居于是,衣于是,食于是。世世相传,以及于我。我为中华之人,岂可不爱我国耶?
一家之人,吾类也,吾爱之。集家而成国,则一国之人皆吾类也,吾亦爱之。集国而成世界,全世界之人,独非五类乎,吾奈何独不爱之乎?
我上了人生这四课,真是受益匪浅,因此,写在博客里,与网友们分享。
(此文为周天红[年届七十有一]所作)
评论